- 男籃挺進亞洲杯八強,中奧大戰旨在積累經驗
- 發布時間:2017-08-17
8月15日晚,2017年男籃亞洲杯的四場復賽爭奪全部落幕,中國隊憑借著最后一節的瘋狂反撲,逆轉戰勝了敘利亞隊,拿到了期盼已久的八強門票。中國隊的八強對手將是首次參加亞洲杯比賽的勁敵澳大利亞隊。
回顧本屆男籃亞洲杯前四場比賽,中國男籃的表現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,四場比賽有三場比賽是戰斗到最后一節,甚至最后一秒分出勝負,其中中國隊一場逆轉未果,兩場逆轉險勝。
從前四場比賽來看,中國隊的晉級實屬來之不易。本次代表中國出戰的男籃藍隊陣容仍在重新磨合期,絕對主力易建聯不能歸隊、年輕人偏多、大賽經驗不足等問題都是這支新組建的年輕球隊不得不面對的。在組建的第一年,杜鋒指導希望隊員能多打比賽,多吸取經驗。這是成功蛻變前不可或缺的積累過程。因此,無論戰果輸贏,發現問題才是關鍵。
首先,中國隊開局慢熱是最大的問題。中國隊四場比賽首節平均分只得到17.5分,其中三場逆轉險勝的比賽首節平均分只有10.75分,這與杜鋒教練的排兵布陣有非常密切的關系。四場比賽四套首發陣容,不穩定的陣容讓隊員之間的配合存在無可避免的不默契。隊員不能在第一時間找到狀態和手感會導致心態不穩,從而導致了中國隊不得不面對比賽后程高強度的反撲和逆轉。但這個問題不是致命的,教練和隊員都是在嘗試階段,磨合最好的陣容,中國隊的開局會回到正軌。
其次,三分球頑疾急需解決。三分命中率低是四場比賽普遍的問題,中國隊共出手三分106次、命中34次,命中率僅有32%。不僅郭艾倫、劉曉宇、周鵬等三分狀態不佳,甚至顧全、吳前等投手也沒能找到手感。出手次數較多,又得不到相應的分數,使中國隊一直面臨被動。接下來的比賽,中國隊需在逐漸找回三分手感的前提下,多利用內線韓德君和胡金秋的優勢,彌補外線失準的問題。
最后,防守罰球較差,犯規失誤太多。中國隊在4場比賽中,防守做得不好是導致他們一直處于落后的重要原因。另一方面,中國隊場均罰球命中率只有64%,這與一向罰球穩準的中國男籃實力嚴重不符。此外,在關鍵時刻不能控制犯規和失誤,送給對手直接得分的機會太多,也給了男籃自身極大的壓力,使自己陷入困境。
此前的“挖坑”、“填坑”起伏不定的狀態在小組賽階段出現未必是壞事,階段性地發現問題、總結問題、解決問題,對這支需要成長的球隊來說是最寶貴的經驗。在前四場比賽中小將的成長是中國隊最大的收獲。他們為這支年輕隊伍注入了新的元素:拼搶能力、沖擊力以及對參與比賽和爭取勝利的渴望。
八強賽,中國隊的對手將是奪冠熱門澳大利亞隊。雖然澳大利亞的很多主力隊員不會參加,但隊中仍不乏精兵強將,奧運四強的余威也仍在。中國隊除了要對上述問題進行解決外,還需要更多的“救星”站出來,郭艾倫、韓德君、李根等人需正常發揮,小將們的強勢崛起也尤為重要。與澳大利亞這樣有經驗而強勢的球隊交手,經驗遠大于勝負。
聲明|本文來源:人民網·體育頻道


